最近媒体上关于哪家公司率先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是苹果,还是亚马逊?对于价值投资人来讲,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亚马逊上市20年,股价增长680多倍,苹果在这20年间见证了创始人乔布斯的回归和苹果抓住移动端的机会两大事件,市值增长近250倍。
亚马逊在互联网时代抓住了电商,在云计算时代是鼻祖,在智能硬件时代的Alexa系列产品也是业界翘楚。更重要的是,亚马逊是两条腿走路,既有面向消费者的,也有面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去世以后,现任CEO能让苹果在既有的轨道上运行得很好,然而他在开拓新业务方面缺乏远见,人云亦云。所以不奇怪,过去五年间亚马逊的涨幅比苹果要高多了(五倍vs两倍不到)。即便苹果因为现在市值稍高,能领先亚马逊超过一万亿美元大关,之后亚马逊超过苹果也只是时间问题,可能就在一两个月内。
在此再放个卫星,亚马逊将是第一家全球市值超过三万亿美元的公司。如果美国股市不崩盘,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继续掌舵,这可能再三到五年内(2021年-2023年)发生。
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喝酒!
这家公司昨天季报之后大涨,我关注有一阵了,正式推荐一下,一年内上两百都是有可能的哈。
正在中文学校早午餐,一会去圣海伦斯周末腐败,就不多说了,祝大家好运!
[以下短文编译简化自时代周刊7/10/2011的书评文章]
鲍勃-卢茨,通用汽车公司的前任副董事长,是在汽车业中最著名的竞争失败者。在他汽车业长达47年的职业生涯里面,他先后在福特,宝马,克莱斯勒,还有最近的通用等汽车担任要职,但是他从来没坐过头把交椅。按照卢茨的说法,是因为他“做车做得太好了”。鲍勃-卢茨的新书《汽车狂对决算盘控:美国企业灵魂之战》(Car Guys vs. Bean Counters: 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American Business)里面有个值得一读的观点:要让美国经济在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卢茨说,我们得把这些MBA都开掉,让工程师们来领头。
卢茨先生的主要观点:不管是公司也好,股东也好,消费者也好,只有在公司的高层领导把产品导向放在首位,三方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最大化。卢茨先生在他的书里面回忆了通用汽车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技术和设计领先的辉煌年代。不幸的是,七十年代后期,通用汽车的高层被一帮MBA逐渐占据,从财务部门上台的人越来越多。直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管理层推出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仅仅因为消费者“别无他选”,还有的时候非常搞笑,譬如卡迪拉克上的烟灰碟居然是打不开的,因为公司规定烟灰碟必须在华氏零下40度也能工作。可以想象一下汽车狂卢茨先对搞这些不靠谱的东西的筛糠中的部门经理摘掉墨镜怒吼:“北达科它州(苦寒之地)的顾客可能高兴了,NND其它的顾客要抓狂”!
汽车工业实际上是只注重短期效益,短视得只看决算表的管理层逐渐侵蚀美国公司的一个时代潮流的缩影。20世纪前50年,业界的大公司(象福特,通用电气,AT&T和很多其它公司)都极端注重顾客导向。不管开发费用多高,它们都把大多数的钱都花在开发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上面。当年的理念是这样的:如果你的东西更好,就能引得更多的顾客。事实证明也确是如此。
战后时代,企业文化的钟摆开始摆向另外一边。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他的那些“数学鬼才”用一些数学模型,博弈论和复杂的统计分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解决一些诸如提高燃油运输时间,更有效地安排轰炸时间等实际问题,一夜成名。麦克纳马拉后来成为福特总裁,把定量分析文化发挥到极致。“如果你没法用数字衡量,你就没法管理”的观念很快就得到普遍接受。到七十年代后期MBA一个个如日中天,工程师们则被打到给极客们设计的冷宫里面。
并不是说在公司业务里面引入定量分析没带来什么正面的效果。实际上,象FedEx超高效的运营中心,还有整个顾问产业都因此而生。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些把数字挪来挪去定量分析的带来的好处也就那么多,长远而言,公司要发展的话,最终你还是得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金融业的发展极大地助长了决算表导向的公司文化。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要去达到它们每个季度的短期财报目标。这一点在美国尤甚,因为银行业势力最大。很多时候这就直接导致一些被动和不明智的决定:让工资最高的工程师退休(即便他们是最好的),为省点小钱在所有的部门降低人力成本(却不去在开发新业务的部门里面多投一点)。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就是,在美国有这么个地方,经济非常有活力,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生产效率也上去了,同时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它的文化是极端注重产品和客户的。我想不说大家也知道,那就是硅谷。举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唯一依次走下坡路的时候就是他们让MBA当道的时候。只要大学肄业的史蒂夫-乔布斯掌舵,苹果的顾客们(和股东们)都会非常高兴。原因?就是卢茨先生在书中说的“鞋店得来鞋匠经营,软件公司得要软件狂来掌管”。
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之后,尽管企业界对MBA的价值有些反思,商学院们还是在拼命地生产这些MBA。在可以遇见的未来,美国的算盘控们肯定比工程师要多。而且在中国,这也许很快会成为现实。政府准备在未来几年内建40多家新的商学研究生院。卢茨先生(不无幸灾乐祸地)说,“好多年没听这么好的消息了”。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2081930,00.html
却说俺去年抱怨了一下Google Finance的一个老虫子。当时俺在Google Finance的博克上也反映了一下这个东西有虫子。俺都把这事情给忘了。结果上个星期有封信来说[Google Finance Blog] New comment on Splits and dividends now tracked in portfolios。原来那个博克是有人Moderate的,那天一下子放了8条评论出来(从去年4月12到今年2月15的),俺的那条在其中。
以为这个虫子应该修好了吧?没有。这个天然气的ETF就是一例,UNG这个月初Reverse Split了,结果Google Finance上显示是这样子的:
Google Finance还是算了吧,饶过大家洗洗睡吧。俺也绕道走。Yahoo上的图这一点就比它强。
昨天在NPR上听到一个耸人听闻的事件:一位在伊拉克服役的上尉连长在德州有栋房,贷款已经付清(一栋3500多平方尺的房子,价值30多万的样子),因为连续两次没付业委会的费用,房子被以3500刀的价钱拍卖掉,然后被二次倒手以135K卖掉,实在让人掉眼镜。还好这哥们是在海外服役的现役军人,有2003年通过的Service Members Civil Relief Act罩着,可以把官司打下去,估计明年会有结果。
-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8078864
近期评论